球王会近年来,大同市广灵县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球王会不断汲取“枫桥经验”的思想精髓,创新“枫桥经验”新实践,大力推进“一站式”建设,积极创新诉讼服务工作机制模式,搭建多元解纷平台,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状态,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纠纷解决渠道。
始终坚持“一站式”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,积极争取党委领导、政府支持,通过联席会议、协商会、推进会等方式,与司法局、妇联、工会等部门建立多元解纷合作关系,纠纷化解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多元共治” 转变。同时,充分吸纳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律师、法律工作者、退休法官等具备条件的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,共同搭建多元解纷 立体网络。截至目前,共聘请特邀调解员10人,并按天排班开展工作,全程参与案件调解,对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2022 年,社会各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,球王会占全院诉前调解案件的 40%左右,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。
扎实推进“分调裁审”机制改革,按照“员额法官+调解员+书记员”的队伍结构,合理分配人员力量,组建专业速裁团队。采取二次分流工作机制,登记立案前进行第一次分流,按照“能调尽调”的原则进行诉前调 解;对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,登记立案后进行第二次分流,除再审、重审、被告下落不明、集团诉讼等案件外,一律首选适用简易程序。审理过程中,速裁团队充分利用调解阶段确认的无争议事项进行快速审理,30天内审结;对争议较大的案件以及疑难、复杂案件,均流转至业务审判庭精准审理。2022年,速裁快审案件 64 件,平均审理期限15天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坚持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,将解纷工作深入基层“末梢”。针对全县农村案件较多的特点,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新模式,在各乡镇设立集立案、咨询、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巡回立案点,由立案庭工作人员定期到巡回立案点服务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在矛盾纠纷解决等方面工作的对接。将村级组织社会治理“带头人”吸纳到调解队伍,负责对本村发生的各类纠纷或法院委托、委派的案件进行先行调解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对经“特邀法官”调解不了的案件,再由法院指派员额法官共同调处,实现调解环节集约化、层级化,满足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。球王会
为方便群众诉讼,于2016 年在县舒惠社区成立法官工作室,由3位干警和3名资深人民调解员利用周末、节假日开展工作,实现诉调无缝对接。法官工作室以打造“新居民之家,做群众家门口的法官”为目标,集预约立案、诉调对接、法律咨询、普法宣传、化解涉诉信访等各项工作于一体,驻点法官承担了审判员、调解员、宣传员等职能,将司法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,让当事人诉讼更加方便快捷。此外,以工作室为支撑,开通了法官个人微博和微信,让“咨询解答 24 小时不打烊、服务群众24小时不中断”,进一步丰富诉讼服务载体,延伸诉讼服务功能,努力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、全方位的诉讼服务。自“法官工作室”成立以来,共处理来信来访来电 800多次、各类咨询1000余件,球王会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,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50余次,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全面开通网上立案、跨域立案、微信立案等线上通道,为群众提供集全时空、 跨区域远程自助立案、案件信息查询、诉讼引导于一体的24小时诉讼服务,实现案件“当场立、自助立、网上立、就近立”。2022年,共受理网上立案172件,运用“人民法院调解”“道交平台”等信息化平台办理调解案件509件,真正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”。依托巡回法庭、人民法庭,推出上门立案、诉前调解、 法治宣传等一系列便民举措,将“派出去、转回来”的办案方式转变为“派出去、球王会跟过去”、通过现场调解纠纷,实现诉讼与非诉讼解纷方式无缝对接,解决辖区群众诉讼中路途遥远、交通不便等问题,让“急难愁盼的问题账单”变成“群众满意的幸福清单”。2022年,共开展巡回审判23次,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